欧洲央行暗示将进一步加息
市场概况
上周,美国和亚洲市场周五收盘涨跌互现。收益是由许多公司的强劲收益推动的,但被对乌克兰战争、通胀上升和美国政府信贷违约的担忧所抵消。
由于对区域银行的担忧,上周美国股指涨跌互现。通胀数据显示,消费者价格上涨 4.9%,为两年来最低增速。由于美国政府预计将在 6 月 1 日达到债务上限,投资者担心违约。在欧洲,鉴于欧洲中央银行 (ECB) 宣布在 6 月或 9 月加息,股市涨跌互现。 2023 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 0.2%,低于预期的 0.3%。增长放缓的原因是乌克兰战争和能源价格上涨。
在亚洲,日本股市因强劲的企业盈利而上涨,尽管人们对中国的增长和美国的债务上限感到担忧。日本央行暗示,一旦实现可持续的 2% 通胀率,就会改变政策。与此同时,中国股市下跌,因为该国的复苏似乎正在减弱,引发了对可能放松货币政策的猜测。
重大新闻
由于美联储加息令物价得到控制,美国通胀在 4 月份回落至 4.9%。
鉴于拜登总统与国会领导人在提高债务上限方面缺乏共识,对美国信贷违约的担忧仍然很高。美国政府预计将在 6 月 1 日达到债务上限。
英国央行周四将利率上调 0.25% 至 4.5%,并承认其低估了通胀的粘性。
由于通货膨胀,日本 3 月份的消费者支出意外下降,降幅为一年来最快,而实际工资则连续第 12 个月下降。
重点关注
对长期增长的担忧掩盖了中国从 COVID-19 中复苏的经济。人口下降、房地产市场降温以及针对科技公司的监管行动增多,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前景的疑虑。专家们对中国的经济轨迹持有不同的看法,一些人预测其 GDP 将在 2029 年超过美国,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其影响力可能正在见顶。
预测受人口趋势、生产率和货币价值等因素的影响。 “生成式”人工智能的出现带来了显着的技术进步,但其经济影响错综复杂。研究表明不同的结果,包括显着的 GDP 增长或更温和的影响。金融市场仍然对 AI 引发的经济繁荣持怀疑态度,因为历史表明,技术突破很少会带来即时转变。
数据来源:Kredens Capital, T. Rowe Price, 彭博社, 金融时报, 华尔街日报, 经济学人, 日经亚洲